中共淮安市委人才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根據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關于做好淮安市第三期“533英才工程”培養對象選拔工作的通知》(淮人才辦〔2022〕7號)文件要求,市科技局擬啟動淮安市第三期“533英才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對象選拔工作,具體方案如下:
一、總體目標
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淮委發﹝2022﹞8號)文件精神和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要求,“十四五”期間全市擬推薦科技人才中領軍人才20名、拔尖人才100名、選拔骨干人才400名。
二、選拔范圍和條件
(一)選拔范圍
全職在我市各類組織(含部省屬駐淮單位)中直接從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或直接從事技術開發、推廣、應用的專業人才。
(二)選拔條件
培養對象的基本條件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思想品德好,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專業功底扎實,學術技術研究創新能力強;有高尚的學術道德、嚴謹的科研作風和科學、求實、團結、協作的精神;身體健康。
領軍人才培養對象年齡在55周歲以下(1966年7月1日以后出生,口徑下同),其中45周歲以下占比不低于10%,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或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拔尖人才培養對象年齡在50周歲以下,其中45周歲、35周歲以下占比分別不低于80%、10%,一般應具有研究生學歷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骨干人才年齡在45周歲以下,其中40周歲、30周歲以下占比分別不低于80%、20%,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三、選拔類別
圍繞自然科學、重點產業領域,突出科研成果的原創性、科學價值、經濟價值、社會效益,選拔培養一批優秀科技人才,重點考慮全市“333”主導產業企業高層次人才。
基礎研究人才。以同行學術評價為主,重點評價提出和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原創能力、成果的科學價值、學術水平和影響等。
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人才。突出同行專家評價和市場評價,重點評價技術創新與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和重大技術突破、成果轉化實效、對產業發展的實際貢獻等。
科技推廣、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務人才。強化行業專家、用戶和社會評價,重點評價工作實效、服務質量、支持能力。
四、選拔方法
選拔、培養、管理和考核各環節全程接受市委人才辦指導和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十紀檢組監督。
(一)選拔流程
1.擬按照一定比例下達計劃(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
符合條件的人才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進行申報。
線上申報:人才需注冊登錄“淮才通人才服務平臺”(www.harc920.cn)完成申報。
線下申報:準備紙質申報書(一式兩份,在系統中下載打?。┘案郊牧弦环荩ǜ郊牧习辞鍐螝w類整理與申報書分開裝訂成冊),報所在單位(申報紙質材料不再返還,請勿將重要原件材料作為附件上報)。
2.所在單位對申報人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學術水平、科研能力、業績貢獻等進行審核并提出初步推薦意見;市直單位(含部省屬駐淮單位)、駐淮高校、科研院所人選上報至市科技局(其中,駐淮高校人才僅可申報領軍人才、拔尖人才);縣區(園區)人選上報經科技部門審核、人才工作部門把關后,各縣區科技部門按推薦名額(見附件)統一匯總上報市科技局。
3.市科技局通過組織專家集體評審等方式對申報人選進行遴選(一般采取查閱申報材料方式,原則上不組織答辯評審),并按照推薦名額將各層次培養對象人選報市委人才辦。
4.將市委人才辦復審結果反饋培養對象本人和所在單位。
(二)時間安排和專家評審組組成
4月份: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渠道、多形式宣傳“533英才工程”培養對象選拔工作的目的意義、培養計劃和措施,吸引科技人才積極申報。
5月:組織符合條件人選自主申報,組織縣區和單位對符合條件人選梳理篩選,對申報人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學術水平、科研能力、業績貢獻等進行初步審核。
市科技局組織專家評審組評審骨干人才,專家評審組按《淮安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工作規程》相關規定抽取專家組成。
6月: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培養對象推薦人選報市委人才辦。
7月:骨干人才培養對象人選報市委人才辦。
五、其他事項
報名截止時間2022年5月20日;
聯系人:黃加坤;電話:83658822
地址:淮安市大治西路18號
淮安市科技局
2022年4月21日